長期以來,新加坡一直將自己定位為東南亞乃至亞太格局中的一個中心樞紐。憑藉非凡的發展策略,這個城邦的緊密聯通性和政治穩定性,使其作為金融中心的聲譽日益增長,並與該國強勁的文化投資交織,形成一個被視為新興區域藝術市場的中心——這個市場避開了民族主義,有利於去在地化的交流和聯繫。
S.E.A. Focus作為文化平臺,將於2023年1月6日至15日迎來第五屆展會,這種去在地化和聯繫的概念已然成為焦點。這個平臺在2019年以小型精選藝博會作為起點,旨在聚焦東南亞的藝廊和藝術家;隨後發展出其融入區域視角的形式。例如,2021年的展會取消了標準的展位形式,轉而採用了擴大的策展方式,邀請各藝廊在一個圍繞「hyper-horizon」主題的展覽框架中展示藝術作品。這一展覽形式隨後保留至今,而2023年展會的主題是「a world, anew」,在經歷多次範式轉變的時代中探索新的參與模式。

S.E.A. Focus的項目總監余惠美(Emi Eu)說:「我對把S.E.A. Focus定位為一個藝術展、甚至是一個小型精選藝博會的想法不是很滿意。我認為它更像是一個平臺或是有組織的活動,可以真正把整個藝術行業的不同利益相關者聚集到一個實現從無到有的地方。我想與非牟利機構和贊助人有更多的接觸,儘管他們與藝術市場並沒有直接的商業聯繫。」雖然對一個表面上作為全球市場而存在的國家來說,脫離市場邏輯似乎有違直覺,但余的願景概述了一個暗流於表面之下的長遠視角:具體來說是一種讓東南亞各個地區按照自己的方式連接起來的雄心壯志。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S.E.A. Focus穩步擴大規模——除了一系列公開講座,還推出了一個健全的動態影像節目「OFF Focus」 —— 該節目與新加坡獨立影院The Projector合作組織,並由Objectifs攝影及電影中心參與策劃。今年,除了Martha Atienza (Silverlens),Phuong Linh (A+ Works of Art) Khairullah Rahim (Yavuz Gallery),Tada Hengsapkul (諾瓦當代藝術畫廊Nova Contemporary)及Mella Jaarsma (ROH)的影像,這個節目亦將放映泰國藝術家Rirkrit Tiravanija於1980年代至2000年代拍攝的6部「超8」短片,而作為該活動的一部分,藝術家將親自到場舉辦講座。


Tiravanija還將參與2023年藝博會的全新平臺Collaborations,該平臺旨在聚焦和培養更多實驗形式的裝置製作和跨界合作。「Dirty Dishes」模糊了表演、物件與生活型態之間的介線,是一個由S.E.A. Focus、駐柏林的紐格赫姆施耐德(neugerriemschneider)藝廊及米芝蓮星級新加坡餐廳Burnt Ends的三方合作。圍繞由長期合作的Tiravanija和雕塑家Tobias Rehberger製作的餐具,旨在展示這些物件在Burnt Ends舉行的特別晚宴中使用前的狀態,及在賓客將使用過的骯髒陶器帶回家前將其展出。
余惠美說,除了強調非傳統的呈現模式和標準機構與觀眾動態之外的參與,S.E.A. Focus的目標也在於「關注藝廊主人的工作」,他們在東南亞藝術生態系統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區域和國際上支援該地區的藝術家。與此相呼應的是另一個涉及來自廣州的維他命藝術空間(Vitamin Creative Space)的合作專案,在上海M Art Foundation的支援下,維他命藝術空間將展出越南裔丹麥藝術家傅丹(Danh Võ)的裝置作品。M Art Foundation 是一個以藝術家為導向的組織,在機構模式之外支持領先和新興藝術家。
通過進取的嘗試, S.E.A. Focus自我定義的行動也令快速增長的東南亞區域繼中國和印度後擠進第三大勞動力。由於政治和經濟領域的重整,區域的前景也因與藝術品和藝術消費的聯繫而步向新思維。雖然新加坡有著壯實而多樣的藝術領域,但關於本地缺乏藝廊的情況,余惠美認為在本地、國家及地區間的規模對於社群的生態發展非常重要,由此,S.E.A. Focus才得以「提供一個讓所有人參與的平臺」,在正擴展中的多元地區性社群中得到一些觀點。
備受期待的新加坡藝博會(Art SG)也於2023年1月啟動,與S.E.A. Focus同期舉行,作為更廣泛的新加坡藝術周的一部分, 對於在區域內知名和新興的參與者來說,確實需要發展這樣一個藝術社群。 新加坡藝博會的總監楊淑茵注意到 「過去幾年,新加坡藝術界正急速發展,文化發展成為其經濟、科技和航空領先的根基。」在「區域內品味高雅的收藏家群」及「正尋找與自己有文化聯繫的新一代藝術愛好者」間,楊留意發到「全球對東南亞藝術家和藝術空間的興趣日益濃厚,特別是在文化對話和交流以及區域參與方面。」這種濃厚興趣促進參與感,特別是2022年8月蘇富比(Sotheby’s)將在新加坡舉行15年來第一場現代及當代藝術拍賣會,標誌著東南亞藝術界正走向一個發展新時代。

從S.E.A. Focus我們可以看到增長需依靠世代的容納能力去開創互相聯繫的社群,以支援區域的藝術活動。創立不久的39+ art Space與新加坡美術館和S.E.A. Focus目前所在園區共處於同一工業建築群,其藝廊主和創始人劉英梅(Liu Ying Mei)說:「S.E.A. Focus是新加坡最重要的藝術平臺之一。我們希望通過參與這次展會來支援社群的發展,同時藉此機會讓大家關注到我們東南亞藝廊的藝術家。」 Richard Koh Fine Art藝廊的Richard Koh也有如出一轍的想法:「我們期待著在2023年S.E.A. Focus展會上看到不同形式的當代藝術。這些作品將讓人們瞭解當代藝術在整個區域以及不同時期的發展。」
因此,2023年S.E.A. Focus的主題「a world, anew」象徵著一個由豐富的國內藝術市場和藝術場景所定義的地區正在進入一個重置的時期。「我不想稱之為重生,因為它並不是重生,而是一次重新開始。我們正在與時俱進,將我們所擁有的東西發揮到極致。」
Alfonse Chiu是駐新加坡及台北的作家、藝術家和策展人。他曾是2021年秋季《e-flux Journal》研究員,目前在The Centre for Urban Mythologies(CUM)任職總監。
S.E.A. Focus是領先東南亞當代藝術的展會及藝術市場樞紐。
網頁全幅圖片之標題 (從上而下):
1. 《DogWalk》,2015-2016,短片,6’20”,圖片由藝術家及雅加達ROH藝廊提供
2. Tobias Rehberger的餐具作品,創作於不同日期,照片由Gerlad Ulmann拍攝,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3. 《Memory of the Blind Elephant》,2016,短片,14’25”,Nguyen Phuong Linh,圖片由藝術家及吉隆坡A+ Works of Art藝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