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與《Tatler Asia》合作
Fenessa Adikoesoemo是發展迅速的印尼當代藝術界關鍵人物。作為雅加達MACAN博物館基金會主席,她致力於推動當地的藝術教育。Adikoesoemo在被藝術包圍的環境中成長;如今,她的收藏涵蓋當代作品、雕塑和裝置。對她而言,收藏不僅是得到作品,而是一種敘事和個人情感的抒發。
「藝術從來都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的父親(商人及MACAN博物館創辦人)Haryanto Adikoesoemo是一位知名收藏家,我在一個充滿藝術的環境長大。在我最早的記憶中就已經有參觀藝廊和美術館的片段,以及聆聽有關藝術家的藝術運動的交談。那時,其實我沒有多想,因為那只是我的日常。
「直到我到澳洲就讀大學,才開始發展自己與藝術連結。離家在外讓我有了新的視野。我開始被各種展覽吸引,流連在博物館,並以自己的方式發掘藝術家。那時候我才發現,藝術不只是伴我長大的事物,而是我真心喜愛的事物。」
「畢業回國之後,我就開始了收藏的旅程。起初,我傾向收藏有個人風格的作品──那些能夠訴說我的經歷或喚起我強烈情感的作品。隨著時間推移,我的收藏範圍不斷擴大,但我依然遵循相同的原則。我的收藏並非跟隨潮流或投資價值,我只收藏能夠引起共鳴的作品。」
「參與MACAN博物館的工作讓我對藝術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博物館不僅是展覽空間,更通過教育項目讓藝術成為更廣泛社群都能接觸到的文化體驗。我的首要任務是讓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能夠接觸藝術。」
「藝術具有啟發和挑戰觀點的力量,我希望更多印尼人能夠體驗這點。透過博物館的項目,我們致力將藝術帶入學校,鼓勵年輕人以有意義的方式接觸當代藝術。我相信年輕時接觸藝術能塑造我們看世界的方式,就像我一樣。」
「我的家充滿了具有特殊意義的藝術品,我喜歡藝術改變空間氛圍的能力。我不認為藝術品只是堆疊在倉庫裡,我想像將它們融入生活,成為日常一部分。」
「說到我最喜歡的藝術家,實在很難只選幾個。但目前有一位我特別有熱情的藝術家是印尼藝術家Arin Dwihartanto Sunaryo。有趣的是,他的父親也是印尼藝術界的重要人物。我非常欣賞他們父子的作品。幾年前,我購入了Arin的作品《Ambering》(2023),至今仍然是我喜歡的藏品之一。他的風格很符合我的審美──極簡、乾淨、充滿秩序感,正是我所鍾愛的藝術類型。他雖然年輕,但才華橫溢。印尼擁有如此豐富多樣的藝術場景,我總是樂於發現新人才。支持本地藝術家對我來說非常重要,這不僅因為我作為一名收藏家,更是作為一個希望看到印尼藝術家在全球舞台上獲得更多認可的人。」
「說到我的罪惡感快樂,那就是為藝術而旅行。參觀一座新城市並探索其藝術景觀令人非常興奮──無論是在後巷發現一間小藝廊,還是參加大型雙年展。我曾為自己想看的展覽而規劃了整個行程,我喜歡隨之而來冒險感覺。另一種罪惡感快樂?深夜上網瀏覽藝術品。我可以花數個小時瀏覽數碼展覽、拍賣預覽和藝術家作品集,完全忘記了時間。偶然發現一件可以用意想不到的方式與你對話的作品令人非常興奮。」
「我認為我的收藏之路會不斷演變。我的口味在變化,我的觀點也在變化──每件增添一件新的作品,我的收藏敘事都會有細微的變化。對於未來的收藏,我沒有一套嚴謹的計劃──我更希望它能自然地擴展。」
「除了收藏,我最大的目標是促進印尼的藝術教育。無論是作為收藏家、策展人,還是僅僅作為藝術愛好者,我希望都看到更多年輕人參與藝術。藝術賦予我很多──它塑造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帶領我認識優秀的人,也帶來無盡的靈感。如果我能讓其他人體驗到同樣的快樂,那將會是我最大的成就。」
本文來自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與《Tatler Asia》的一年合作系列,原文系列標題為「藏家的凝視」。按此閱讀中文原文。
頁頂圖片標題:Fenessa Adikoesoemo肖像,照片由Sarang Gupta拍攝,圖片由Tatler Asia提供
2025年3月18日發布。
攝影團隊
攝影師:Sarang Gupta
化妝:Iksha Iyer
髮型:Krrish Chavan